行业新闻
医疗器械行业突围30年:国产品牌终叩开三甲医院大门
伴随着中国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,进口医疗器械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有望被打破。 近日,上海瑞金医院相关人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介绍,上世纪90年代开始,因为中国的制造能力还不壮大,三甲医院使用的尖端医疗设备几乎都由国外生产。直到2000年初才开始有国产设备进入实验室,辅助临床诊断。最近几年,一些国产的大型治疗设备已经开始进入上海瑞金医院,真正实现了国产替代。 近年来,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,一大批国产医疗器械快速崛起,开始渗透进国内中高端市场。但是要得到三甲医院的认可,这对国产医疗器械厂家来说不是件易事。 从采购和遴选设备的角度来讲,医疗设备首先要保证患者安全、满足临床需要,这是所有设备必须把握的原则;二是符合相关的政策法规。总体来看,近年来国产设备在技术含量、参数上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,甚至某些方面更加贴近国内需求。现阶段除了达芬奇机器人没有国产同类产品,其他领域基本都有国产器械的身影。 最初三甲医院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度十分有限,基本上只要进口不要国产。医院对于国产医疗器械的采购非常慎重,上至院长,下到科室主任都要亲自去考察工厂,了解产品制造的每一道工序。值得一提的是,医院试用产品时,把样品摆在那里观察试用都要半年时间。 不过,并非所有的国产器械已经被三甲医院所接受。国产器械的价格往往比进口设备便宜1/3甚至1/2,但价格不是医院用来判断是否采购设备的第一指标。因此,虽然现在有一些小的细分领域技术已经跟国外属于一个梯队,但在大型影像设备和治疗型设备上还是有一定差距,医院对此还是非常谨慎。因此提高产品质量,才是国产医疗器械应该注重的。 好的医疗器械产品需要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。与美国、西欧日本一些国家相比,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还是相对年轻,医生本身又是非常保守的群体,一开始往往不太敢用国产制造。尤其是在海外市场,刚开始的投入和产出比很尴尬,需要企业有坚持不懈的投入和毅力,以及团队和平台的支持。(文章参考:每日经济新闻) |